您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卤菜资讯 > 微信卤菜美食 且吃且当心

微信卤菜美食 且吃且当心

编辑:admin来源:网友投稿更新时间: 21-03-07 21:00:01

      微信卤菜美食 且吃且当心

  婆婆卤菜、张哥甜品屋、李姐水果坊……如今,微信圈就是生意圈,由于操作简便,无需准入,微信圈的美食生意做得风生水起。几张诱人的美食图片,加上几句简单介绍,“微信美食”店铺在微信朋友圈中悄悄蔓延。



  成都市民马小姐告诉记者,几天前,她在微信上看到朋友分享了一家私房菜,味道不错,于是试着订了一份午餐,“送来的菜品是一份米饭加几样小菜,做得清淡可口,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种订餐方式。今后每天的工作午餐都在这家解决了。”马小姐说,经过她的推荐,现在,她的同事都在这家“微店”订购午餐。



  只要在微信上“喊”一嗓子,美食就能送到家门口,不少年轻人对这种服务很感兴趣。但也有人表示,在销售火爆的背后却暴露出无证经营、食品安全、售后维权等隐患。



  喜 “微信私房菜”生意火红



  如今,只要你打开微信,总能看到微信朋友圈中,一些朋友推销奢侈品、化妆品、衣服等商品,种类应有尽有。其中,私房菜更是占有一席之地。一些卖家以家庭作坊的经营形式,制作蛋糕、凉菜、卤菜、烹制海鲜等。



  来自成都温江区的杨女士,以前在成都开过餐馆,因经营不善倒闭。最近,在朋友的建议下,她在微信圈中开始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。“我每天早上亲自去市场挑选食材,菜品保证新鲜。加上我做过十多年的餐馆生意,味道也是很巴适的。”杨女士自信地告诉记者,她如今在成都永丰路附近租了一套三居室,把家里的“闲杂人员”都请来帮忙,“专门做几家电脑城的生意,每天中午送货都搞不赢。”



  记者浏览了杨女士的“微信餐馆”,发现除了传统的中餐菜品,冬季,杨女士的餐馆还提供免费的炖汤;夏季,则随餐配有凉菜、水果等小吃。顾客有什么喜好,都可以随时通过微信与杨女士沟通。“有些顾客做菜要求不放蒜,不放葱,有些不喜辣、少油,我们都可以专门订做。总之,尽量让顾客品尝到家常味。”



  记者随后浏览数十家“私房菜馆”的发现,除了各色菜品,还有经营者的服务方式,一口一个“亲”拉近了与顾客的距离。此外,随时通过微信与厨师实现“零距离”沟通,享受“私人定制”。



  那么,微信点单的流程是否繁琐呢?记者亲身体验,通过微信对话框确定菜品、送达时间及地点后,店主回复订单已受理,并确认食客的特殊要求及联系方式,与常见的电话订餐并无二致。



  相较于淘宝网,微信朋友圈的运营成本和操作难度要小得多,卖家可以直接拍照通过手机上传,然后与买家进行点对点的直接沟通,这种销售方式不断得到大家追捧。



  忧 无经营场所维权难



  对于微信“私房菜馆”,成都市餐饮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,相比传统外卖,微信上开“餐馆”举行的各种“集赞”的优惠活动,令众多“点赞控”乐在其中。“一传十,十传百,短时间内便拥有忠实客户群。”



  同时,该负责人指出,微信私房菜馆没有固定经营场所,缺乏经营资质等问题,或给客户带来售后、维权难等问题。



  对此,也有部分食客表达了同样的隐忧。在成都市某体育器材公司上班的张先生告诉记者:“夏季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事件,假如在微信上叫来的外卖出了问题,我还真不知道该找谁去。这些美食好就好在出自家庭手工,味道比较正宗;但坏也坏在这里,没有相关的营业资质和卫生许可,让人心里没底。”



  有市民建议,这首先需要商家加强自律。卖家应提前到工商部门办理相应的营业执照,得到批准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,并承担相应的食品卫生责任。也有市民称,建议相关部门能加强微信商业宣传管理,规范“微信购物平台”,使其健康发展。



  那么,一旦“微店”出问题,顾客应该找谁呢?据记者了解,不设实体店经营的餐馆不在相关部门的监管范围内。“微信"私房菜馆"属新兴事物,其属性尚未明确定义,而我们没有权利进入私人场所。”成都市工商局的工作人员说。



  “如果从事餐饮经营活动,需要到工商部门办理相关证件。”成都市工商局12315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如果对方办理经营许可证,有公司名称及固定营业地址,消费者遇售后问题即可维权。但如果仅是私人交易,就很难受到法律保护。同时,该工作人员提醒,为了避免投诉无门,市民切勿跟风,应谨慎消费,最好选择有实体店、相关证件齐全,具有营业资质的餐馆。

热门文章更多+